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资讯中心

政策法规

我国石油石化业 入世后过渡期结市场全面开放

2006-12-22

       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产品自给率提高。

       随着12月11日我国成品油批发业务的放开,我国石油石化业入世后过渡期宣告结束。回首过去5年,中国石油石化业在内外发展环境、行业自身发展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过去5年中我国已对大部分石油石化品进口关税税率进行减让,其中油品、烃类气体、部分合成树脂、大部分合纤原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等已按要求如期全部减让到位。目前还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PVC等部分合成树脂和聚酯、PTA等部分合纤原料,按要求其进口关税税率要到2008年才能全部减让。由于我国进口关税的大幅减让,使得以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和中东为主要出口地的世界各石油石化品生产国,加大了对我国出口的步伐。

       除了对关税税率进行减让,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目前我国对石油石化产品的进口除保留原油、成品油和化肥的非国营贸易配额外,其他非关税措施在2004年均已取消。此外,外贸经营权放开,零售和仓储业务放开,民营和外商投资领域放宽。继2004年12月11日成品油零售业务放开后,原油和成品油的批发业务也已经放开,这表明我国石油石化营销领域基本放开。

       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

       入世之后,各方均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使中国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元化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

       近5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投资环境改善。以欧美大石油石化公司为主,日、韩、中东等国家地区紧跟,外资企业加快了全面进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和关联行业的步伐,投资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涉及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和经营组织趋于完善,涵盖上中下游各方面。目前外资已形成了以油品营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功能化学品、合成材料加工、石油石化仓储物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投资发展产业集群,有些领域已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份额。

       5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放宽,我国民营石油和化工企业有了很大发展,突出表现在润滑油调和销售、石油沥青、成品油销售、燃气开发利用、聚酯及聚酯纤维、石油化工下游的材料加工等领域,近期民营企业还在向上游进一步拓展。

       为提高竞争力,国有企业的同业竞争也在深化。入世5年来,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国有公司外,国内其他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持续重组中也开始涉足石油石化有关领域。2003年11月,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经国家批准,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加快了由原油、石化、化工产品贸易公司向实业公司进行战略转型的步伐,在此后几年中,中化集团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国内成品油分销网络建设、石油储运物流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自给率提高

       入世前夕,业内外人士曾担心市场开放会给中国石油石化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入世5年来,由于国家在后过渡期采取了逐步放开的策略和做法,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求旺盛,在国有企业加快做大做强、外资加快进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各方面投资明显增加拉动的情况下,中国石油石化业却有了较快发展。目前我国石油石化业在全球和亚太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明显提升,中国已进入世界大宗石油石化产品生产大国行列。

       由于国内产能产量大幅增加,5年来我国主要石油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有了不同程度提高。在过去5年中,我国合成树脂的市场自给率已提高到50%;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涤纶自给率从88.7%提升至98.7%,基本自给;合成橡胶自给率从56%提高至62%。(摘自人民日报)